?
“你會用深圳腳架嗎?”
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人要么就會大怒,“你當我傻??!”要么就哭笑不得,“我看起來有那么蠢嗎?”
確實,深圳腳架用著好像特別簡單,幾乎沒什么技術含量,往那一立放平不就行了嘛!誰不會用??!
“南極的企鵝都會用,難道我還不會?!”
如果你真那么想,那你就把三腳架想得太簡單了!你知道如何發揮出三腳架最佳性能嗎?你知道使用三腳架的忌諱是啥么?
今天要講述的,就是三腳架正確的使用技巧和一些注意事項,讓您真正徹底地會用三腳架。
1. 兩腿打開對著你
“臥槽,我是不是進錯號了!為什么會有這么黃暴的標題!”其實,本章節的內容無比地正經、樸實而實用:腳架三只腳擺放位置的講究。
如果你感覺“這三只腳怎么擺都好啊,只要站得穩不就行了嗎”,那我敢肯定,你并沒有經常性地使用腳架。
稍有經驗的腳架黨人都知道,腳架三只腳最佳的擺放位置是,一只腳指向鏡頭方向,另兩只腳打開對著你,就像這樣:
這個位置有什么好處呢?主要有兩個。
一是方便調整。水平調整拍攝方向時,你的身體也要隨之移動,腳架兩腳間的空隙給你足夠的閃轉騰挪空間,不至于不小心踢到腳架;
二是在俯拍時,鏡頭下垂,重心前傾,如果前方有只腳頂著,重心會落在腳上,穩定性較高;否則,你一松手,腳架可能就要翻了。
2. 伸脖子不如伸腿
增加云臺高度有兩種方案:一是拉長三只腳,讓腳架“伸腿”,二是直接升起中軸,讓腳架“伸脖子”。
方案一看起來比較麻煩,你得進行三次操作,把每只腳都抽出來,還得反復調整長度以確保云臺保持水平;而方案二一步到位,多么簡單。
怎么看都是方案二好,然而方案二存在一個問題:升起中軸會導致重心上移,重心上移就會導致穩定性大幅下降,上移幅度越大穩定性下降程度越高。
有的東西,并不是越長就越好用的...
升中軸導致的穩定性下降,在拍普通題材時影響不大;但如果你用拍的是長曝光,對穩定性要求較高,升中軸可能會毀掉你的作品。
“老濕說得真有道理,那么以后如果我要增加云臺高度,就把腳架的三只腳盡量伸長就是啦?!?
等等。雖然伸腿比伸脖子要好些,但腿伸得太長,照樣可能出問題......
3. 盡量別用腿末端
三腳架的“腿”伸得太長,同樣會出問題。為什么呢?看看三腳架腿部的結構,你就明白了。
三腳架腿部的結構很像俄羅斯套娃,由幾根粗細不同的空心鋼管,一根套一根組成。需要伸腿的時候,就把大鋼管“肚子”里的小鋼管抽出來。
可以看到,腿部的末端是非常纖細的小鋼管;而近期三腳架喜歡以“輕巧便攜”為賣點,減少材質重量,這根小鋼管的承載力可想而知。
當拍攝機位較低時,有人會順手把末端的這節小腳架抽出來就完事兒,這樣做是很不對滴!
就算只需要略微“伸腿”,也應該使用最靠里、最粗的那節,而盡量避免用上這節最末端的纖細小鋼管。
之前說“腿伸太長也會出問題”,就是這個道理:腿伸太長,你就不得不用上這節纖細嬌弱的末端細小鋼管,對穩定性是個大威脅。
4. 大炮要上腳架環
又長又粗又重的“大炮”,總是會帶來比其他鏡頭多得多的麻煩,對腳架的穩定性和云臺的固著力有更高要求。
除了挑選更穩固,云臺固著力更強(也更笨重)的腳架來配合大炮之外,你還可以試著用一下腳架環。